党旗下的青春|施月华:见证世纪之交上海外宣的进取与变革博鱼体育
发布时间:2023-02-27 17:33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上海市委宣传部机关青年发起第二期“党旗下的青春”初心寻访活动,走访上海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余名老党员、老干部、老专家,在跨越年代的对话中感悟初心使命,在老一辈的峥嵘故事中汲取奋进力量,脚踏实地、善作善成,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共同奏响“青春心向党,一起向未来”的澎湃和声。澎湃新闻陆续推出第二期“党旗下的青春”初心寻访系列稿件,追忆风华岁月,重温初心故事。本篇聚焦在宣传战线奋战多年、见证上海外宣事业进取与变革的施月华。

  施月华,女,1943年9月出生于杭州,1964年从中国人民外国语学院毕业后进入总参谋部工作,1971年加入中国。在部队期间参与我军卫星通信接收地面站的建设。1992年从部队转业后,先后任上海音像资料馆党总支书记、东方电视台党委书记,2000年任上海日报党总支书记兼副总编辑,2006年退休。曾参与上海音像资料馆现代化检索系统建设、上海市政府门户网站英文版建设、SARS期间海外防疫资料编译等工作,见证了世纪之交上海对外宣传事业的进取与变革。

  施月华脸上常挂着谦和微笑,她反复对寻访小组表示自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党员,普普通通的基层干部,故事都很平凡”。我们上网搜索她的资料,寥寥数语,只罗列头衔一二。但随着访谈深入,我们惊讶于眼前坐着的这位老人在时代浪潮里实然不平凡的经历和信念。

  1960年,一辆从上海驶向张家口的专列开启了施月华32年的军旅岁月。从上海的高中毕业后,17岁的施月华被外语学院保送入学,毕业后进入总参谋部工作。

  那是一个火热的年代,学雷锋运动方兴未艾,熟读《论员的修养》的施月华心怀理想,在1971年正式加入中国。

  此前的20世纪60年代后期,施月华被调往山西原平山区,在那里参加我军卫星通信接收地面站的建设。为尽快打开工作局面,施月华与20多名战友来到崖底村,一切以工作为先,没有宿舍就借住在村民家中。每天伴着村里的鸡叫羊叫起床,下班晚了得摸黑回家;冬天点起焦炭炉取暖,要在窗户纸上开洞通风。“我当时还大着肚子,那个炕比一般的床高,睡觉都是爬上去的,连滚带爬的。”施月华一边回忆,一边唱起一段那时候的歌:“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哪里需要到哪里去,哪里艰苦哪儿安家。我是毛主席的战士,所以我就要去祖国最需要我的地方。”她和战友们戏称卫星通信接收地面站为“大锅”,“大锅”的建成让我军渐渐站上通信技术的前沿,从手摇天线逐步实现自动化,“大锅”见证了我军卫星地面站的现代化历程。

  如今中国的通讯技术已居世界领先水平,这都是从一口“大锅”和一群员的卓绝奋斗开始的。20世纪80年代,施月华注意到通讯卫星上丰富的电视音像资源,提出制作声像内参片,搭建制作班子,生产出大量有价值的专题片,开始与职业生涯中的另一关键词“音像”结缘。

  1992年,施月华从部队转业,于1993年春到上海音像资料馆担任书记。施月华说,它是“小单位,大能量”。资料馆在编工作人员只有30人左右,但当时收藏了近百万件国内外音像资料,包括解放前的钢丝录音、资料馆自己采集的历史档案、广播电视节目资料等。资料馆还从境外购买国际和港台各类优秀作品,特别是奥斯卡获奖作品,翻译、配音,供各界人士观摩,并为当时的中央和上海市领导提供学习用参考片,得到高度赞赏。

  时任上海音像资料馆书记施月华(右)与馆长陈湘云在领导题词前合影(1997年)。受访者供图

  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技术蓬勃发展,时任上海音像资料馆馆长陈湘云考虑将资料馆数字化、现代化,建立电子数据库,博鱼体育取代过去的卡片检索,施月华对此全力支持。二人为此专门参加计算机培训,带领资料馆员工将数量庞大的录音带、录像带等各类载体目录纳入数据库,仅用一年多的时间便完成了资料馆的现代化检索系统建设。

  1998年,施月华离开了上海音像资料馆,来到当时蜚声全国的东方电视台担任党委书记。上海东方电视台1993年1月开播,在穆端正台长带领下,乘上了改革开放的春风,处于蓬勃发展的黄金期。彼时电脑手机尚未普及,电视是老百姓最重要的娱乐途径之一,电视节目受众广、影响大。施月华坦言,辉煌的背后是许多人的辛苦付出,为了做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他们顶着巨大的压力,首先要坚持舆论导向,又要追求节目品质和创新,还要保证各个环节万无一失。每逢直播节目,东方电视台领导班子须轮流在台里值守,“晚上10点钟能够回家就算是早的了,大多数都要到半夜,从南浦大桥出来,高架经常已经关闭,但是下面马路也已经不堵了。”

  1999年12月,喜迎澳门回归晚会的露天舞台设置在黄浦江畔。但那天晚上突遇寒流,气温骤降,大家虽然挨冻,但仍旧坚持在岗位上,为电视机前的观众呈现出一台盛会。施月华在现场统筹协调,谈起当时的感受,她引用参加那场演出的著名歌手周冰倩的一句话:“在现场虽然很冷,但我的心是热的”。

  2000年初,为迎接千禧年,东方电视台决定制作2000分钟的特别直播节目。直播节目压力非常大,主持人的台词和插播的片子必须配合得天衣无缝。前期台里已经连续加班加点安排节目内容,但免不了出现临场意外。施月华坐镇后台,“导播室像打仗一样的忙碌”,现场甚至有工作人员因一时找不到马上要插播的录像带太紧张晕倒在地。但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奋战33小时后,节目顺利播出,大获成功,观众好评如潮。

  东方电视台为迎接千禧年进行2000分钟直播节目结束后主要工作人员合影留念(2000年)。受访者供图

  从1998年到2000年,施月华只在东方电视台工作短短两年,但她直言,这两年给了她极大的锻炼,令她久久难忘。

  上海是国际化大都市,也是中国最重要的对外窗口之一,常驻上海的外国人口有20万,每年有百万人次外国人来上海旅游,但改革开放后很长一段时期内,申城并没有一份有影响力的英语报纸,让外国人深入了解上海,直到1999年10月,《上海日报》创刊。2000年,施月华调入《上海日报》任党总支书记兼副总编辑,再次与英语打上交道。

  谈起初到《上海日报》的印象,她打趣道:“感觉来到了‘小联合国’。”为使语言更地道,《上海日报》专门聘请了来自多个国家的外国编辑润色文章,他们帮助中国记者用母语者的逻辑和语言讲述中国的政策、情况,向外国人讲好中国故事。在报社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上海日报》越办越红火,越来越受到在沪外国人的认可,一步步发展成为了上海第一份内容专业、丰富的英文日报。编辑部中有位印度编辑,就因为在《上海日报》工作,从而爱上上海、定居上海,并荣获上海“白玉兰纪念奖”,和《上海日报》一道,成为连接上海与世界的桥梁。

  《上海日报》创刊之初,恰逢信息化浪潮初起,互联网迅速普及,施月华就分管领导建设《上海日报》网络版。面对全新的技术,她坚持学习,报名补习班,利用业余时间学会如何建设网页框架。

  《上海日报》建成网站,走出在网络世界的第一步后,市领导又在一次协调会上,请她参与建设上海市政府门户网站英语版。施月华一度犯了难,报纸网站毕竟是面对小众群体,内容也单一,但政府门户网站则需面对广大百姓,且内容包罗万象。但她没有拒绝,克服困难,服从大局,迎难而上,和同事一边学习一边讨论,办公室里用来设计网站框架的纸条贴出了长长一串。今天集成海量信息与服务的“一网通办”页面中的英语版最初就是从这些小纸条上诞生的。

  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和市领导视察上海日报网站,左一为施月华(2000年)。受访者供图

  音像、电视、报纸、网站……施月华不止一次经历转行,却又始终活跃在提供信息服务的岗位上。

  谈到信息工作,她说,无论是在部队为党中央服务还是在广电系统为千家万户服务,有一个不变的原则,就是准确真实。在电视台和报社,她格外重视有偿新闻和假新闻问题。“信息要准确,新闻要真实”,她一改讲故事时的轻松语调,认真地说道。

  问起她如何胜任跨行业的诸多不同岗位,施月华再次谦虚地说:“首先,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干部,就是要认真负责地把组织交给我的事情一件一件做好。第二,就是不断地学习——学习通信技术,架天线、调设备;学习计算机技术,摸索数据库和网页制作;“非典”流行期间接到编译海外防控经验的任务,遇到许多不懂的医学专有名词,本着对大众负责的态度,就啃起大部头的专业词典……最后还有一点体会,就是要有个好的心态。”她总结道。